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和野生动物公司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合作小组自然保护协会(WCS)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公司养护计划,已成定局首次对全球气候变化对非洲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最近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年龄较大的大象的生存机会将显著降低,这不仅会大大降低该物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还会对周围的景观产生连锁反应。该小组还模拟了可能的缓解方案,WCS已经在实施这些方案。
非洲的大维龙加景观(GVL)是一片15700平方公里的热带草原、山脉和湖泊,位于乌干达、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它是非洲最大的陆地动物的家园,拥有7个国家公园,3个热带高山森林保护区和3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3个是世界遗产,覆盖了88%的面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非洲象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在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的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大象通过传播它们赖以为生的植物的种子、砍伐树木和用它们的粪便提高土壤肥力,在改变和维持它们的景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们在许多非洲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关注环境的动态、气候变化、大象的人口统计以及栖息地的变化如何长期影响大象。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大象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最好地确保它们的生存,主要作者西蒙·南平多(Simon Nampindo)和蒂莫西·兰迪尔(Timothy Randhir)建立了一个系统动态模型。西蒙·南平多完成了这项研究,这是他在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环境保护博士学位的一部分,他现在是WCS乌干达的国家主任。“这个模型,”Nampindo说,“可以看到一个系统内所有不同的环境和人口动态。这是第一次,我们能够全面了解非洲象在气候变化面前的未来。”
Nampindo和Randhir利用大象的数量、景观的历史变化和未来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代表未来80年气温上升1.6摄氏度、2.8摄氏度和4.3摄氏度)的数据建立了他们的模型。最后,他们绘制了每种气候情景对大象五个年龄段的影响:10岁以下、11 - 30岁、31 - 40岁、41 - 50岁和50岁以上,因为,正如Randhir所说,“对一个年龄段的任何影响都会对整个种群产生社区效应。”
“我们发现,在任何情况下,年龄较大的大象都会受到气候变暖的严重影响,”Nampindo说。“大象是母系动物——它们的领袖是年长的母牛,而象群依靠它们的智慧、长久的记忆和战胜猎物的能力。如果它们因气候变化而失去了它们,将对幸存的年轻象群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会改变象群的基因特征和结构。”这也会对GVL的景观产生连锁反应。”
“但是,”Randhir说,“这个模型不仅告诉我们威胁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告诉我们哪些政策可能最有效地帮助非洲象生存。”
对于像大象这样的物种,它们会跨越国界进行广泛的迁徙,了解不同的政策如何影响未来的种群,以便管理机构能够协调他们的反应,这一点尤为重要。
Nampindo和Randhir特别发现,需要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协调一致的全球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战略,以应对偷猎威胁。资金充足的反偷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们也指出,在人象互动普遍的前线城镇和村庄,社区主导的项目和教育的重要性。此外,还必须对全球森林景观进行适当管理,以减少栖息地破碎化、火灾和入侵物种的影响。
“这些结果对WCS非常重要,”Nampindo说。“如果我们能做好保护大象的工作,我们的努力将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影响,比如狮子和山地大猩猩。”
“更广泛地说,”Randhir说,“这个系统动态建模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它可以适应任何跨越政治边界的迁徙物种,从鱼到鸟再到狮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