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分享 > 正文

又一年的COVID-19研究:以下是我们对病毒的了解

  A health worker wear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laces a COVID-19 test swab in a vial, at the Malpensa Airport in Milan, Italy, Dec. 29, 2022. (Reuters Photo)

  从再感染到新的变种,2022年COVID-19病例数量有所下降,但对这种呼吸道疾病的研究却有所增加,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入

  在与COVID-19又生活了一年之后,世界现在已经进入大流行近三年,科学家们进行了数十项研究,其中许多研究是在2022年进行的,这些研究有助于扩大我们对长冠状病毒、组粒变异、再感染、疫苗以及更多关于呼吸道疾病的了解。

  仅在过去一年,就有数十项研究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以帮助扩大世界对这种不断进化的病毒的认识。迄今为止,全球共有超过6.57亿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以下是对2022年发表的八项值得关注的研究的报道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增强剂,特别是第三剂疫苗,可能会降低对某些人再次感染组粒变体的保护作用,这是有原因的。

  相比之下,根据11月1日发表在medRxiv(耶鲁大学、英国医学杂志和冷泉港实验室共同运营的服务器)上的一项预印本研究,两剂疫苗,在最初的组粒感染之后,可能比额外的注射更能防止第二次组粒感染。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内的一种特殊反应。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感染了组粒,与只注射两剂相比,第三剂疫苗实际上会使你再次感染的风险增加一倍。神奇的免疫印记在起作用,”在意大利比萨大学医院(Pisa University Hospital)工作的血液学专家丹尼尔·福科西(Daniele Focosi)博士在Twitter上回应这些发现时写道。

  该研究指出,免疫印迹是“与两剂疫苗相比,三剂疫苗的保护作用降低”的原因。

  但免疫印记到底是什么?《财富》杂志将其解释为“一种现象,即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初次接触病毒——比如COVID-19的原始毒株——会限制一个人未来对新变种的免疫反应。”

  卡塔尔研究的作者写道,他们是如何通过分析2021年12月19日至2022年9月15日欧微米波开始期间该国国家数据库中记录的COVID-19数据来调查这一“现象”的。

  是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感染一次冠状病毒后,有可能再次感染COVID-19,而且发生的速度可能比你意识到的要快。即使你完全接种了疫苗,情况也是如此。

  据西班牙研究人员称,4月20日星期三,一名医护人员在首次感染20天后感染了新冠病毒,创下了新冠病毒再感染最快的记录。

  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大会的一份新闻稿称,这名31岁的女性接种了全面疫苗并接受了加强注射,在感染delta型变异病毒20天后,她的冠状病毒组粒变异检测呈阳性。

  4月7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此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称,一名12至17岁的人在感染三角洲病毒23天后再次感染了组粒病毒。他们没有接种疫苗。

  新闻稿称,在这名医护人员的病例中,她在12月20日首次感染三角洲病毒的12天前接受了加强注射。她第一次感染病毒时没有症状。

  根据西班牙研究人员的说法,1月10日,她再次开始感到不舒服——这次是咳嗽和发烧——当时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显示COVID-19呈阳性。基因组测序证实了这两种不同的感染分别为丁型和组粒型。

  新闻稿指出,组粒病毒比丁型病毒更具传染性。

  到目前为止,您可能已经听说过长COVID,您可能想知道在COVID-19感染后发展成它的可能性有多大。

  苏格兰的研究人员试图在一项新的全国性研究中确定一个人长期感染COVID的机会,该研究对该国数千名感染病毒的人与未感染病毒的人进行了比较。

  长冠状病毒或后冠状病毒状态是指病毒症状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得多,这使得一些人无法完全康复,科学家们仍在试图了解这种情况的整个范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后疫情”定义为在COVID-19感染后至少四周出现的“新的、复发的或持续的”健康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在感染后三个月内出现,症状持续两个月或更长时间。

  根据10月1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苏格兰研究人员发现,48%的研究参与者在有记录的有症状的COVID-19感染后的6至18个月内仍有COVID-19症状。在这组人中,42%的人表示只有部分恢复,6%的人(即二十分之一)表示根本没有恢复。

  据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检查了33,281名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感染者。相比之下,剩下的62957名研究参与者是从未被感染过的人。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5岁。

  格拉斯哥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公共卫生教授吉尔·佩尔在一份声明中说:“虽然大多数人在感染COVID-19后迅速完全康复,但有些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长期问题。”

  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经过训练的狗的鼻子可以通过气味检测能力识别COVID-19,但狗现在已经证明,它们也可以嗅出患者的长期病毒症状——通常被称为“长COVID”。

  美国肺脏协会(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称,狗的嗅觉“非常灵敏”,已经被用来探测人类鼻子通常无法探测的疾病,如帕金森症、癌症和糖尿病,以及公共场所的毒品和爆炸物。

  6月16日发表在《医学前沿》(Frontiers In Medicine)上的一篇论文称,在一项初步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之前的研究中受过检测COVID -19训练的狗能够“高灵敏度”地识别出COVID -19患者的长样本。

  来自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的研究作者写道:“这些结果表明,急性COVID-19的疾病特异性气味仍然存在于大多数长COVID样本中。”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在感染“新的、复发的或持续的健康问题”后,长时间的COVID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年。他们可能在冠状病毒首次检测呈阳性数周后被发现,症状可能包括疲劳、呼吸困难、心悸、脑雾等。

  在这项研究中,德国研究人员团队让9只狗将鼻子伸进含有COVID-19患者长唾液样本以及COVID-19阳性和阴性患者唾液、尿液和汗液样本的气味洞中,在两种测试场景中进行比较。

  根据一项作为预印本发表的新研究,对于那些不止一次感染COVID-19的人来说,每次再感染可能会增加健康并发症的风险。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VA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的研究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观察到,未接种疫苗和接种疫苗的个体,包括那些接受了加强剂量的个体,风险都增加了,该研究目前正在由6月17日发表的《自然投资组合》进行审查。

  这项名为“SARS-CoV-2再感染的结果”的研究发现,每次COVID-19再感染后,该病毒的死亡、住院和持久健康后果的风险都会更高,包括肺部和全身。

  “一次感染的人风险最低,两次感染的人风险增加,三次或三次以上感染的人风险最高,”作者在着手解决再次感染是否会增加与初次感染相关的“健康风险”后指出。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首次全面“描述”了再感染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健康记录,其中包括首次感染COVID-19的257,427人,再次感染的38,926人以及未知感染的5,396,855人的记录。

  根据这项研究,在再次感染的人中,超过3.6万人感染了两次COVID-19, 3000多人感染了三次,200多人感染了四次或更多次。

  12月12日周一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感染COVID-19后,人们患衰弱性心脏病的几率可能更高。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说法,这种情况叫做POT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人站起来后的10分钟内心脏快速跳动。该研究指出,它伴有已知会恶化的症状,包括头晕和昏厥,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长期COVID病症。

  该研究还发现,接种冠状病毒疫苗与患POTS的可能性更大有关,但“程度较小”,该研究的新闻稿称,洛杉矶雪松-西奈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研究。

  不过,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自然心血管研究》上的这项研究指出,“感染后的风险仍然高于接种疫苗后的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截至12月14日的数据显示,自疫情开始以来,美国确诊的COVID-19病例已接近1亿例。

  根据这项研究,尽管接种疫苗三个月后发现一个人患POTS的几率更高,但感染COVID-19后患POTS的几率是接种疫苗后的五倍多。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2020年到2022年接种疫苗的284592人和12460人。参与者为雪松-西奈卫生系统的患者。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lan C. Kwan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里的主要信息是,虽然我们看到COVID-19疫苗接种与POTS之间存在潜在联系,但通过疫苗接种预防COVID-19仍然是降低患POTS风险的最佳方法。”

  一项研究表明,大麻成分可以预防冠状病毒感染,这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专家总结说,吸食大麻并不能预防病毒。

  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同行评审研究,在实验室中发现两种大麻植物化合物——CBGA和CBDA——可以防止冠状病毒及其“新出现的变种”感染人类肾细胞。

  根据1月10日大学关于这项研究的新闻发布,这些化合物是通过“与SARS-CoV-2刺突蛋白结合,阻断病毒感染人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来实现的。

  这项工作引起了大量关注,并表示除了疫苗之外,“还需要小分子治疗剂来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

  据《纽约时报》报道,1月12日,喜剧演员吉米·坎摩尔在电视上就这项研究开玩笑说:“我们一直在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话,我们应该吃CBD。”他提到了另一种大麻化合物,有时在商店里合法出售。

  更常见的精神活性大麻化合物——四氢大麻酚——在吸烟或食用时产生一种欣快感。

  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大学副教授迈克尔·比泽利博士在接受《麦克拉奇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每个人外出试图通过吸食大麻来预防COVID-19感染之前,首先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体外实验。”

  由于COVID-19疫苗是为了预防传染性冠状病毒而开发的,人们对它对身体的影响产生了好奇,包括它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月经周期。

  一项新的研究试图解决人们,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对COVID-19疫苗接种是否会导致“月经周期异常”的担忧。

  研究人员发现,是的,疫苗可以改变月经周期——但这意味着什么。

  研究发现,一剂COVID-19疫苗与“周期长度的微小变化”有关,因为接种疫苗的经期患者的周期略长,这意味着他们的经期比1月5日发表在《妇产科学》上的研究中预期的要晚一些。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政府资助。

  总的来说,这种轻微的变化只是月经周期长度增加了不到一天,“两次出血之间的时间更长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一份新闻稿中说,根据这项研究,它并不影响一个人月经的实际长度。

  研究人员表示,当将“正常周期”的长度定义为24至38天时,微小的变化并不“具有临床意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