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头十年,一位中年单身妇女安排并出资建造了40座教堂,这些教堂大多位于伦敦南部。她就是弗朗西丝·埃利斯(Frances Ellis, 1846-1930),她迷人的故事现在被帕特里克·海伦写进了《金线》。
这些教堂通常是长方形的伦敦砖结构,西端有一个面向道路的圆形窗户,有时被称为“埃利斯盒子”,但它们的设计绝不是卑鄙的,在它们的数量中有一些杰出的建筑。其中包括圣怀恩弗里德、基尤、红砖意大利风格;图廷的圣博尼法斯,还有后来的条纹钟楼;至少在内部,还有圣玛丽莫德林,旺兹沃思
尽管埃利斯小姐的一生很少露面,她在康沃尔的隐居处指导项目,但她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0年,44岁的她从股票经纪人父亲那里继承了113537英镑,相当于今天的2000万英镑。在接下来的40年里,她开始以一种彻底而深思熟虑的方式把它送人。她把钱管理得很好,最后捐出的钱至少是她继承财产的两倍。
她首先捐赠了1.5万英镑,在伯克郡的利特威克格林(Littlewick Green)新建了一座圣公会教区教堂,教堂就在她家附近,她和患有某种智力障碍的妹妹与17个仆人住在一起。
1901年1月8日,埃利斯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她成了英国慈善女子会的省会长伊菲格丽特尼嬷嬷的朋友。1841年,她出生于普鲁士,当俾斯麦的文化斗争将修女驱逐出境时,她来到了英国。当她在1885年成为省长时,修女们有四所房子;1912年她去世时,他们有15个孩子。
他们确实做了很少有人愿意做的工作,比如照顾患有肺结核或性病的妇女。1900年,弗朗西丝·埃利斯(Frances Ellis)在拉姆斯盖特高街(Ramsgate High Street)给了一家结核病医院三套房子。
第二年,她搬到康沃尔郡,在那里为仁爱女会开办了一个小修道院。除了每天做弥撒,她还在教堂里参加仁爱女会的神圣仪式。
在多年从事能源记者工作的帕特里克·赫伦(Patrick Heren)发掘的信件中,埃利斯小姐表现得安静而务实,决心克服健康方面的困难。在一封信中,她兴致勃勃地提出要去彭赞斯给修女们取鱼:“我不出门就暖和不了,为了能呼吸,我几乎总是不得不待在开着的窗户旁边,不出门我总是很冷。”
埃利斯小姐的康沃尔式的宁静并没有使她避开尘世的烦恼。泰晤士河以北的威斯敏斯特大主教和泰晤士河以南的南华克主教之间爆发了一场世仇。开战的原因并不容易辨别;其中包括是否应该在英国遵循法国圣叙尔皮斯神学院的传统的分歧。
总之,一个和埃利斯小姐一起工作的人被卷入了这件事。约翰·亨利·纽曼的亲密伙伴安布罗斯·圣约翰的侄子爱德华·圣约翰是南华克的财务主管,被不公正地指控财务违规。帕特里克·赫伦清晰地讲述了他在利物浦沃尔顿监狱当了8年牧师的经历。
埃利斯小姐的成就出现在作者提供的教堂地名志中,她负责的教堂在一个世纪前改变了成千上万伦敦人的天主教生活。
有话要说...